完整社区案例:静安区临汾路380弄社区——“此一刻,美好临汾”
社区名称: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街道临汾路380弄社区
四至范围:阳曲路-临汾路-岭南路-汾西路
项目简介:临汾路380弄社区建于上世纪八、九十年代,包括星城花苑小区、阳曲路391弄、星林苑及鹏程宝都4个小区。社区坚持以居民的需求为核心,着力丰富服务功能、挖掘改造潜能、提升管理效能,将服务和资源延伸到居民“家门口”,推动从“单一”社区向“完整”社区转变。
图3-1 临汾路380弄社区俯视图
图3-2 临汾路380弄住宅楼实景
公共美育融入日常生活
社区通过拆除围墙,将互不相通的两个独立住宅组团形成整体,原来组团的边缘变成了小区的中心,角落变成了花园,大大增加了空间使用效率,提升环境品质。社区还开展楼道美化工程,打破门与门间的阻隔,建立更多展示邻里精神风貌的微型物质空间,维系睦邻友好的地缘关系,促进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共治共享。
图3-3 小区绿化改造前实景 图3-4 小区绿化改造后实景
图3-5 围墙拆除前实景 图3-6 小区街景
图3-7 美化外墙 图3-8 美丽楼道
“住有所居”向“安居宜居”转变
面对房屋渗水、停车难等老旧小区的“通病”,社区努力回应居民对宜居环境的迫切需求,整体提升旧小区居住品质。临汾路街道在上海最先提出了“整小区加梯”的理念,完成了多台高层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。原废弃的垃圾箱房被改造成临汾环保空间,鼓励居民做好垃圾分类。设置“临居里”便民服务车,统一收集需要修理缝补的雨伞、剪刀、衣服等,为居民解决“针头线脑”的生活琐事。
图3-9 加装电梯 图3-10 地下非机动车库
图3-11 “临居里”便民服务车 图3-12 生活垃圾处理房
整合资源共治共享
社区建设存量资源整合利用机制,深入挖掘和整合利用小区内各类公有资源和闲置房屋,因地制宜,增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。如:将废弃幼儿园改建成综合为老服务中心;将原交警中队办公楼被改造成为民服务中心。社区通过协商制定管理规约及居民议事规则,共同维护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,建立长效机制。
图3-17 社区服务中心 图3-18 综合为老中心
图3-19 养老房样板间 图3-20 老年人健身操
图3-21 社区食堂 图3-22 助老送餐车
数字赋能的“静安样本”
为让更多的居民融入数字生活、乐享数字生活,临汾路380弄社区注重数字赋能,打造数字家园示范点,用数字化实践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、便利的生活服务。依托“民情日志”居民数据信息库,利用智能感知设备实现民生场景监控,提升社区管理、民生保障的精度和准度。
图3-13 不打烊数字小屋 图3-14 自助碾米机
图3-15 一网通办服务区 图3-16 “民情日志”居民数据信息库